• 供销文化

文化有约丨供销文化之起源

发布者:合作经济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23-04-21浏览次数:10

什么是供销社

供销社全称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一般是指从事供应和销售方面业务的合作社。它是农民在流通环节中的合作,是以社员购买、销售活动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加工、仓储、运输、包装、信息、技术服务等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由社员共同兴办和管理,为社员服务的组织。


供销社的起源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那就是如何让当时中国的广大分散农户适应即将到来的工业化以及城市化。

为了能够更快、更好地解决好这一问题,19507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的代表会议,在会议上宣布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

这个机构的作用是统一领导、管理全国的农业、供销、消费和城市合作社,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城乡的物资交流,同时还可以通过服务农业生产,用以支持国家工业化的进程。

19547月,该机构召开了第一代表大会,同时修改了社章,并将机构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供销合作社系统,供销社就是供销合作社的简称。

其实,供销社这样的机构,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其实就已经存在。在新中国成立后,供销社还成为了计划经济中最受欢迎的一个工作单位。

根据记载,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国就已经建立了消费合作社。经过百姓的发展和战争的需要,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各个根据地都相继建立起了各类合作社。

这些合作社都是由政府倡导,然后由当地群众集资兴办的。合作社建成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让某一地区的生活物资能在最大范围内流动起来,以达成全民共享资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