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类繁多的乌龙茶中,“东方美人”以其独特的形态、颜色,工艺,以及独特的熟果香和蜂蜜香气,成为别具一格的茶中佳人,收获了世人的万千喜爱。
东方美人小科普
东方美人属于乌龙茶,但不同于传统乌龙茶。乌龙茶发酵程度一般在15%-20%之间,色泽、口感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基于“看青做青”的乌龙茶制法,东方美人往往会在揉捻后轻微的渥堆,进行二次发酵,一般的发酵度为60%,有些则多达75-85%,因此不会产生任何生菁臭味,且不苦不涩。所呈现的风味接近于红茶,却不失乌龙茶的香韵。
东方美人茶干白毫肥大,茶身白、青、红、黄、褐五色相间鲜艳,如带着自然清香的花朵。
在沸水冲泡下蜜香、果香、花香纷纷交叠而出,茶汤显现出如蜂蜜水般橙黄透亮的琥珀色;轻啜一口,甜醇滋味顺喉而下,而后馥郁的香气弥漫口鼻,回味无穷,更觉此茶只能配得此名。
东方美人茶还被称为“膨风”茶,在中国台湾俚语中有“吹牛”的意思,这个名字的由来与它的诞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自成一格的香味秘密趣
美人总是神秘的,而东方美人的神秘在于其独有“蜒香”——富有清晰且有层次感的蜜香、花香与果香,别致而不浮艳。这种区别于其他传统乌龙的风味,必须由俗名为“蜒”的小绿叶蝉叮咬完成。
小绿叶蝉,一种小到只有几毫米的绿色小虫。每到夏天,便会成群结伴的出现茶园间,用尖细的小触角稳稳的固定在茶叶上后,就开始当天的忙碌工作--大口吸食茶芽的汁液。
经过小绿叶蝉吸吮过的嫩叶背面起皱卷曲,生长稍稍停滞,变得极易脱落。却也因此出现正常茶树没有的化合物和挥发物,反映在茶汤中即为极具辨识度的“蜒香”。
在传统认知里,害虫会危害农作物,担心超量的小绿叶蝉会不利于茶树正常生长。在保证茶园生态链完整的前提下,小绿叶蝉“虫满为患”的情况并不多见。
被小绿叶蝉叮咬、吸食后的茶青,为治愈伤口,会分泌出大量的茶黄素、多元酚、儿茶素等营养物质,还有一种具有蜂蜜香气的代谢物。这种好闻的香气,不仅受人喜爱,也会引来蜘蛛,通过天敌除掉小绿叶蝉,是茶树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因为小绿叶蝉的存在,茶园不能使用任何除草剂、杀虫剂、化肥等危害自然的农药。种植茶树时亦保留森林原有的植被,形成茶园和森林相间,茶树与杂草共生的生态,给小绿叶蝉提供一个最为原生态的宜居环境。蜒、叶共生对环境要求极高,这也决定了东方美人的珍贵。
感受美人的风土之趣
东方美人茶,是台湾乌龙的代表茶品,香甜是台湾茶的特点之一。无论是高香的青心乌龙,还是内质相对厚重的金萱,两种茶树品种的茶基底香甜,跟这种特殊的蜒香相得益彰,口味的协调度、均衡感很高。业界认同的产地大多是位于北纬23°的台湾新竹、苗栗等产茶区,制作出的东方美人风味之中也带有些地域特点。
近年,处于同一纬度的云南一带成为东方美人茶的新兴产区。引进台湾优质茶——青心乌龙,种植于云南1588米高山,常年云雾缭绕,为被叮咬后极易掉落的茶叶挡住直晒阳光,同时提供适宜茶树生长的湿润环境。
在保留台湾名优品种特征同时,选择在不同的风土培育及工艺精制,产生迷人各异的香气和滋味,让茶叶原始的淡雅清香和如花似蜜的“蜒香”巧妙地融为一体。
这种不同“风土”带来的美妙差异,当你细细品鉴每一泡的滋味,方能领略其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