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院新闻

  • 合院新闻

经贸党员谈丨强农有为 强国有我

发布者:合作经济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23-12-09浏览次数:10

为持续深化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学校推出《经贸党员谈》专栏,刊发学校党员干部教师立足岗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本期刊发本期刊发合作经济学院教师支部党员、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专业教师艾勇波的学习心得。

合作经济学院教师支部党员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专业教师 艾勇波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寄予了特殊的关爱。在出席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前夕,920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浙江金华、绍兴等地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六次赴浙江。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教师,承担着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农业强国等三农事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时代重任,所以我最关注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浙江时作出的关于“三农”方面的重要讲话内容,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责无旁贷、大有可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认为当前要重点做好结合的文章,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的重要讲话精神与自身的教书育人、课程思政、社会服务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讲话精神指导实际工作,推动学院在培养“三农”人才等各项事业发展中取得新的成效。

一是在教书育人方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为国家三农事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而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考察浙江的第一站就放在了农村,在李祖村总书记指出:“李祖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浙江“千万工程”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要再接再厉,在推动乡村振兴上取得更大成绩。乡村振兴为年轻人提供了展现才华的用武之地,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为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同样也在农村。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教师,引导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来,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以更高站位更强自觉来深刻把握、深化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的重大意义,全面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刻内涵、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坚持引导同学们多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多读书看报阅览时事文章、多练习尝试从全局大局视角来审思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把青春奋斗融入“三农”事业,以所学所长积极服务国家需要,矢志成为国家需要的时代新农人。

二是在课程思政方面,坚持推动重要讲话精神进课程、进课堂、进头脑,坚持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透彻的道理讲透彻。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教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在课堂上讲好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生动故事,努力提高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与“三农”工作结下不解之缘,厚植了对“三农”发展的真挚情怀,累积了解决“三农”问题的丰富经验,一批批浙江经验更是从浙江走向全国,成为了标杆和样板。在课堂上,不仅要讲好浙江的这些新发展、新成绩、新做法、新经验,更要讲好背后的道理与逻辑,还要结合专业,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成为指导同学们解决在学习和实践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法宝。同时,还要通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大地上的生动实践,讲准、讲深、讲透、讲活这一思想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讲好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讲好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讲好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

三是在社会服务方面,坚持在对标落实上下功夫,坚持系统谋划、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乡村振兴潜力无限、大有可为,乡亲们要努力奋斗,一起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浙江时的亲切话语、殷殷嘱托言犹在耳。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教师,就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的殷殷嘱托落实到实践中去,到农村去宣传宣讲,或是送技术下乡、助力乡村振兴,或是走进田间地头、为产业发展问诊把脉,在服务三农发展中实现自我,把论文书写在三农的大地上。同时,还要引导同学们,把根深深扎在三农的广阔土壤里,把青春绽放在为三农服务的躬耕力行中,多参加社会实践,多参与公益活动,多走进田间地头,肩负起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农业强国的时代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