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作经济学院志工部联合国际教育学院三名交流生,在下沙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共同举办了 弘扬雷锋精神,共享多元文化 志愿服务活动。本次活动吸引了社区内十余组家庭参与,通过园艺知识科普、多语种教学、趣味互动等创新形式,为社区儿童打造了一座跨越文化界限的童趣乐园。
01 园艺知识小课堂
活动伊始,合作经济学院的志愿者们为孩子们讲解园艺基础知识,带领大家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他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小朋友们传授花卉绿植的养护窍门。从土壤的选择到浇水的频率,从修剪的技巧到病虫害的防治,志愿者们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孩子们听得深入,不时踊跃举手提问,志愿者逐一细心解答。
02外语小课堂
1 园艺词汇教学
紧接着,志愿者们带着异国风情登场,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妙趣横生的外语启蒙课堂。当泰语独特的声调在活动室婉转流淌时,孩子们的眼眸里顿时绽放出求知的光芒。志愿者们耐心地教他们用泰语说ดอกมะลิ(茉莉)、ดอกกุหลาบ(玫瑰)等花卉名称。这些带着异国韵味的词汇,像一粒文化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孩子们在认识花卉的同时,也推开了通往多元文化的奇妙之窗。
2 歌舞乐享时光
随后,来自国际教育学院的三位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学唱《Baby Shark》和《Head, Shoulders》两首经典英文歌曲。活动现场,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通过击掌打节拍、身体摇摆等形式,逐步掌握核心词汇的发音规律。这种寓教于乐的语言实践不仅培养了儿童的基础英语语感,更通过韵律感知与动作协同,显著增强了多语境下的语言记忆效果。
03 创意扭扭乐
在手工环节中,志愿者们通过一对一指导的方式,带领孩子们开展扭扭棒手工花艺创作。活动现场的氛围忙碌且温馨,在志愿者循序渐进的示范教学下,普通的手工材料经过巧妙塑形,逐渐蜕变为立体花卉。参与活动的孩子们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将各色扭扭棒精心组合成独具特色的花束手环作品。此次手工实践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创作带来的成就感,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本次活动通过 园艺+文化+教育 的创新模式,不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了园艺知识,更借助国际志愿者的深度参与,为社区注入了多元文化活力,搭建起跨文化交流的桥梁。未来,合作经济学院将继续依托专业特色,设计更多元的活动形式,让志愿精神在服务社会的土壤中扎根生长,为社区儿童成长注入更多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