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茶非遗技艺创新应用竞赛以“茶”为文化纽带,致力于唤醒千年非遗制茶技艺与中华茶艺的蓬勃生命力。赛事深度挖掘传统非遗茶文化的当代价值,鼓励青年学子突破传统边界,大胆创新茶调饮形式,让古老的非遗技艺在青春创意中重焕光彩,推动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竞赛严格对标国际标准,搭建起全球化竞技交流平台,通过茶艺展示、茶品创新等多元赛项,向世界传递东方美学与生活哲学,提升中华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比赛形式
本次竞赛通过前期报名及初赛(茶样识别和茶汤匹配)筛选,共有52位选手晋级决赛。决赛采用团队赛制,四人一组,围绕茶叶加工、清饮冲泡、创意调饮及创意讲解四大模块展开角逐。
茶叶加工:专业统一提供茶叶加工设备,要求选手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鲜叶采摘和茶青初制全流程。通过摊放、杀青、回潮、辉锅等传统工序,沉浸式体验非遗制茶的魅力。从原料处理规范度、设备操作熟练度、成品茶含水率及茶叶内质审评等综合评分。
清饮冲泡:以加工赛项制得的茶样为基础进行清饮冲泡比拼,选手需根据茶性自选适配茶器,运用生活茶艺冲泡技法,限时完成三轮茶汤呈现。主要考察选手对生活茶艺的灵活应用以及对茶汤均匀品质的调控。
创意调饮:以加工赛项制得的茶样为基底设计创意调饮作品,在决赛当天还原已提交的设计作品。通过风味融合创新度、作品美学表现力及操作规范进行评分。
创意讲解:在决赛现场,选手围绕饮品创意设计和商业价值等进行创意讲解。注重创意呈现、产品分析深度及现场演讲表现力。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千年茶脉·青春匠心"茶非遗技艺创新应用竞赛”圆满落幕。选手们通过茶叶加工、清饮冲泡、创意调饮及讲解四大赛项,将传统技艺与青春创意结合,展现非遗技艺的现代活力。
此次竞赛进一步深化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不仅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包容性与时代性,更向世界传递着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诠释与自信表达。
【获奖名单】
团体奖
金奖
徐谷景、徐诗怡、汪嘉敏、夏纯纯
银奖
汤琪、潘慧贞、麻璐瑶、秦生莉
任长航、郑今杭、赵仁豪、华凤丹
铜奖
韩啟玥、周溢、陶淑珍、廖瑾杰
周寒琪、斯冰妤、潘晨佳、王昱杭
项一鸣、杨雨馨、江婷玮、谢宗瀚
优胜奖
缪思琪、黎萌、牛艺瑾、缪高雅
杨佳怡、蒋瑜洋、韦小敏、李熙莹
岑银微、贺琦芸、尚懿欣、黄筱涵
傅思颖、周欣茹、徐敏洁、朱梦雨
单项奖
匠心制茶传承奖
徐谷景
创意调饮风味奖
赵仁豪
香茗清饮金汤奖
潘慧贞
茶脉守望传声奖
夏纯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