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院新闻

  • 合院新闻

寻脉青瓷技艺,铸魂天台茶器 ——暑期社会服务团队赴龙泉研学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者:合作经济学院发布时间:2025-08-06浏览次数:14


为助力天台雷峰乡黄家塘村产业发展,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暑期社会服务团队依托黄家塘宋代古窑址,解构天台山水轮廓与茶事茶史,提炼文化符号,开展地域特色茶器开发研究,探索“天台茶+天台器”融合推广模式,激活乡村振兴动能、提升村民经济收入。716日至17日,服务团队专程赴丽水龙泉实地调研,深入接触龙泉青瓷传统工艺,为后续特色茶器设计开发积累实践经验、奠定扎实基础。

大师匠心启新思,青瓷薪火照雷峰

团队第一站来到了人类非遗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大师工作室——朝兴苑,十三岁与青瓷结缘,七十载光阴淬炼出灼灼匠心,年少困顿中,他以“功贵勤,勤能补拙”自勉,临摹书法至宣纸成山、指尖生茧,这份执着融入制瓷每一环,揉泥必与瓷土“对话”至柔韧服帖,拉坯不容毫厘偏差,施釉烧窑则寸步不离窑火,紧盯釉色与温度的微妙变化。

 

朝兴苑展览馆内,温润如玉的青瓷凝结着他与瓷土相守的岁月,这份将初心揉进泥坯、把岁月熬成火候的坚守,恰为团队点亮了方向——黄家塘村宋代古窑遗址藏着千年瓷脉,唯有以敬畏之心守护工艺本真,方能唤醒历史文化。徐朝兴“以勤补拙、守正创新”的实践,为“天台器”开发树立了精神标杆,更成为激活黄家塘古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文化密码。


百年老号焕新彩,创新实践启新途

团队的第二站来到了中华老字号龙泉玉德青瓷厂,自1898年创立便承载着青瓷技艺的传承使命。“东音窑”第六代传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黄顺明,以“守正创新”为钥,让百年品牌焕发新生。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的他,既以现代科学改良工艺——用马达驱动拉坯提升精度,借材料化学优化釉色配方,又坚守烧窑时“如待新生”的匠人绝技,1518小时不眠不休紧盯窑火,凭肉眼把控火候的微妙变化。

从尼克松访华国宴用瓷的荣光,到如今深耕年轻市场,东音青瓷依托第三方平台打通线上线下销售链路,以故宫日晷为灵感的“时来运转”茶具、便携式“逍遥杯”套组、现代设计感的“喜见”系列等既保留青瓷温润质感,又契合年轻人对实用与美学的双重需求这种“传统基因+现代表达”的实践,为黄家塘“茶+器”模式注入精准养分——既要萃取古窑与茶文化精髓,又要以年轻化设计、跨界传播激活市场,让千年技艺融入当代生活,成为乡村振兴的创新引擎。



 

 


博采众长明方向,守正创新绘新篇

团队在调研中,也陆续走访青瓷文创园其它青年型企业,见证现代青瓷品牌在转型中突破创新,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开发适配年轻群体的便携文创,借互联网与跨界IP拓宽传播边界,让传统技艺与当代美学共振,这些实践为雷峰乡产业发展指明了路径——萃取茶文化与古窑遗址精髓,注入茶叶包装与茶器创作,以年轻化设计激活市场;借力数字传播与IP联动,让千年茶韵焕发时代活力。

 

 

此次龙泉之行,队员既悟青瓷工艺的历史厚度,更得“守正创新”的实践启迪。徐朝兴大师的坚守、老字号企业的探索、现代企业的破局,为黄家塘宋窑文化挖掘与茶器设计提供鲜活范本,让“茶+器”融合的乡村振兴路径愈发清晰,传统工艺赋能当代乡村发展的蓝图正徐徐展开。